|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欣华,潘思宇.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意象表达的数字化诠释路径[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5,53-54(社科一):94-103.
 LI Xinhua,PAN Siyu.A digital interpretation pa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uspicious patterns′ imagery expression[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5,53-54(社科一):94-103.
点击复制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意象表达的数字化诠释路径()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53-54卷
期数:
2025年社科第一期
页码:
94-103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02-28

文章信息/Info

Title:
A digital interpretation pa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uspicious patterns′ imagery expression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25) 02-0094-10
作者:
李欣华潘思宇
浙江理工大学,a.服装学院;b.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杭州 310018
Author(s):
LI Xinhua PAN Siyu
a.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 Engineering; b.Zhejiang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of Silk and Fashion Cultur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
传统吉祥纹样意象表达立体形塑数字化诠释
分类号:
J51;G206-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纹必有意,意必吉祥”,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构成特征,表现为具象纹样中蕴含着深厚的吉祥寓意。文章以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图像资料分析法与数字演绎法,从纹样的具象形式和意象表达方式入手,结合数字技术,对吉祥纹样的寓意、意象表达方式和情景意域进行了数字构建和演示。研究发现:运用三维数字技术可以对传统吉祥纹样构成元素进行立体形塑,并对其表达方式和寓意进行数字诠释,实现了吉祥纹样有声、有体、有形、有文、有意的动态展演与诠释。该研究旨在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当代的传承保护提供新的参考路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玉婷,张瀚文.符号学语境下传统纹样视觉元素的创新设计研究[J].设计,2024,37(4):10-13.
[2]贾夕平,杨杰.基于符号学视角的传统吉祥纹样设计表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14(10):109-111.
[3]李季珍.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12):128-130.
[4]王琦.文创产品设计中传统纹样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16):352-355.
[5]何晋.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设计形式下的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21,11(32):100-101.
[6]梅华.数字技术下的植物纹样模拟与应用:虚拟的自然[J].分子植物育种,2024,22(3):973-978.
[7]杨紫薇.基于福禄寿喜财文字纹样主题设计的数字化转化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3:20-35.
[8]朱光潜.谈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98.
[9]周慧.论中国古代丝绸纹样的主要寓意方式[J].丝绸,2008,53(10):49-51.
[10]张抒.陈之佛及其《表号图案》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42(4):160-16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4-23
网络出版日期:2024-10-16
基金项目: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syjskc2023079);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2024R406C082)
作者简介:李欣华(1975—),女,山西忻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服饰文化、服饰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