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oa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维探赜——学习习近平关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1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环节。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开展周边外交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凝练,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通过破解“文明冲突论”迷思、超越“零和博弈”范式、革新“霸权稳定”逻辑三个层面,深刻揭示了“为何可能”的哲学根基;以公平正义为伦理基石的区域秩序重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的区域实践范式、以文明交流互鉴为纽带的区域治理创新,科学厘定了“何种目标”的价值内核;以系统论为分析框架、发展观为实践指南、矛盾论为辩证工具三个视角,系统搭建了“如何实现”的方法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维度来理解其精神实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区域实践范本和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17 525 1961581 杨江南 绿色生产力:形成逻辑、发展契机与实践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2 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考量和对新质生产力的综合性探索,我国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和生态取向,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指向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并非新质生产力的附属,它的形成既是我国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遵循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顺应,也是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果。绿色生产力的发展面临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协同为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运行依据,后工业化时代发展转向为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现实支撑,人类的需要变革为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主体自觉。但当前绿色生产力发展仍面临产业结构绿色技术渗透不足与绿色生产体系建构之间的矛盾、大众非理性消费欲望尚未消解与绿色价值观转向之间的矛盾、传统生产体系“高碳锁定”与绿色转型制度协同缺失之间的矛盾、绿色发展效率的地区异质性显著与区域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亟待从绿色技术融合、绿色观念重塑、制度双轮驱动、区域均衡治理四个方面协同发力,突破绿色生产力发展障碍。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26 535 8382157 李文睿,王 硕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3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简称“三位一体”)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运行逻辑看,“三位一体”通过目标统一、循环发展、创新改革的逻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从需求、时间、空间三维度分析发现,“三位一体”的目标统一逻辑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循环发展逻辑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序演进规律,创新改革逻辑重塑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资源配置格局。就实践路径而言,要激活“三位一体”动力源泉以补足新质生产力的需求缺口,发挥循环效用以取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持续赋能以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空间,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36 544 1926783 张晶,柴韵 从转移到转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何以提升新质生产力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4 技术转移作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能够助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借助双重差分法评估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设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与异质性,发现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能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且上述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强。机制分析显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通过促进技术市场交易、增强技术溢出效应并扩大空间溢出范围、强化产学研合作等机制,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仅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存在促进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完善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提供政策启示。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45 553 1485290 杨君,金雨桐,肖明月,孟翡 人—AI协作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基于双元学习的视角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5 基于个人—工作匹配理论,探讨组织内部人—AI协作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并分析员工个人层面的双元学习行为(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人—AI协作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对197名员工样本的两时点匹配的问卷调查发现:人—AI协作对员工创造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均在人—AI协作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揭示了智能时代背景下人—AI协作对员工创造力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下的新型组织管理中员工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54 562 1213173 薛宪方,姚应佳,郭晗 国家仪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的叙事载体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6 国家仪式作为仪式活动的最高表达,承载着国家意志与国家观念,是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叙事的重要载体和展开路径。国家仪式关联的时间、空间和主题,分别为英雄模范叙事提供了合理叙事契机,搭建了多元叙事场域,阐明了叙事符号意义。通过国家仪式重温英雄模范生平事迹,提炼精神品格,践行英雄精神,凸显了英雄模范叙事的逻辑层级;借助国家仪式塑造政党形象,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文化自信,强化了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叙事的实践效能。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63 568 1118362 张宇娜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0pt;">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宣传研究</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0pt;">——</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0pt;">基于《红色中华》特刊</span>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7 <span>中国共产党历来保持纪念重大事件与重大节 日的传统 。在中央苏区时期 , 中国共产党借助《红色中华》 特刊 ,对十月革命、“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 ,“三八”节、“五一”节等重大节 日 , 以及自身办刊历史进 行纪念报道 。《红色中华》特刊的纪念宣传叙事呈现题材丰富、主题鲜明、贴近群众的特色 , 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 ,也展现出反对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革命理想和 目标 。从历史意义来看 ,这 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宣传 ,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正面形象 , 广泛动员了苏区人民投身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span> <br />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69 577 1174372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0pt;">康愷</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0pt;">,杜鹏</span> 从劳动定额到任务量:平台从业者工时权益保障新思维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8 数字经济时代 ,传统工时制度与平台用工特性已无法适配 。平台企业数据信息披露瑕疵、算法派单机 制与平台规则双重制约、均衡任务量法律标准阙如 ,导致平台从业者工 时权益保障缺失 。为此 ,平台从业者工 时权 益保障制度的法理基础需从劳动定额转向任务量控制 ,具体路径包括:平台企业全面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披露实时 用户需求、用工性质及从业者收入情况;赋予从业者工作自主决定权;在标准工 时制下 ,合理管控从业者每日任务总 量及每日连续任务、两 日 间任务的合理间隔时长。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78 586 1164671 <span>沈雨纯,唐其宝</span> <br /> 叙事视角下乙女游戏对女大学生恋爱效能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普罗透斯效应的扩展与延伸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9 为了探究游戏对玩家心理层面的影响机制 ,基于普罗透斯效应理论 ,从叙事视角聚焦乙女游戏中的叙 事传输、游戏互动性、角色建构与现实自我的差异性等特征 ,考察相关要素对女性玩家现实恋爱效能感的影响路径。 对398名乙女游戏玩家进行问卷调查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普罗透斯效应在乙女游戏玩家中产生 重要影响 , 即乙女游戏的叙事传输、游戏互动性、角色建构与现实自我的差异性三个要素均会正向影响女性游戏玩 家现实中的恋爱效能感 ,化身认同在游戏叙事要素与恋爱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该研究扩展了普罗透斯效 应在性别化游戏对玩家现实影响的研究边界 ,为游戏开发者优化叙事策略、角色定制及交互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87 596 1213743 王丽丽,冯婧雯,吴怡,林云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正向作用的影响因素探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0 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意识形态舆情演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探究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中影响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正向作用的因素 ,在前期深度访谈得出的重要因素基础上提出有关假设 ,并运用 SPSS26.0 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检验 。研究发现 : 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位置中心性对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产生 显著的影响 , 网络意见领袖的风险认知水平、道德想象力、舆论引导能力的高低对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发挥正向 作用具有差异影响 。该研究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597 606 2728396 庞妃 , 白杨 “小粉红”朴素爱国情感的深层涵养 :基于自知 ·自爱 ·自信的个体认同确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1 :根据社会认同与个人认同是否辩证统一 ,可以区分出个体认同与非个体认同 。“小粉红”具有朴素的爱 国情感 ,与“时代新人”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契合性 ,并已具有社会认同 ,但其在个人认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从 自知、自爱和自信三个方面 ,分析 “小粉红”在个人认同层面存在缺失的表现 , 并进一步提出确立个体认同的对策。 在自知方面 ,“小粉红”的社会认同具有非理性色彩 , 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国家) 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进而成长为成熟的理性人;在自爱方面 ,“小粉红”表现出“爱国家”的外显热情与“不爱自己”的内隐价值困境的双向特征 ,需要将爱自己与爱他人、爱国家统一起来 ,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自信方面 ,诉诸一系列宏大叙事 ,“小粉红”的信仰往往意味着对个体的忽视 ,需要意识到自我不在场与在场的区别 ,进而实现从“无我”向“有我”的转变。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607 614 1176676 陈卓,李丝语 基于试点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对象再确定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2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是数据确权探索的一项创新举措 ,对明确权利主体、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加强数 据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权利保障等具有重要作用 。 目前我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总体态势向好 ,但通过对比 分析北京、浙江等地的规则制定和登记实践可以发现 ,各试点地方关于登记对象在定义、构成要件及具体登记内容 方面存在实质性分歧 。构建我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 ,应在明确登记对象为数据集合的基础上 ,通过构成要件的 确定将其限定为依法依规获取、经过智力创造处理、具有实用价值的公开性数据集合 ,并厘清具体登记内容 , 以保障 登记制度有效运行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为未来国家层面的立法积累经验。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615 623 1156589 党玺,陈涵钰 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难点与优化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研究和 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 ,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角度出发 , 帮助学生规 划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不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并逐级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基于对 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从独立到一体化的形成过程分析 ,可以更好地认识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 , 即 结合处于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 ,开展形式多样、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 。结合理论认识难点和实践难点两个层面 , 提出从理念重塑、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完善四 个方面推进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路 径 。该研究旨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推动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624 632 1167640 孙刚成 ,刘玲 “问题”与对策:法学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现实需求 、理论奠基与方法塑造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4 问题的发现推动着科学的进步 , 问题意识是法学素养的必要要素 。培养法学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是法 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 以问题学为理论基础 , 能够廓清法教义学问题的构成要件 。 法教义学问题的 目标状态是 法律体系与司法实践的融洽性 。 当前状态则至少包括法律体系的规范矛盾、司法实践的同案异判、理论体系的内部 冲突、法律规范与新兴事物的适用矛盾四种基本类型 。这两种状态为法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了 目标引领与内容 指向 ,促使他们围绕具体问题展开学术反思 。在培养路径方面 , 需要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 以导师指 导为桥梁帮助法学研究生从文献阅读与司法研究中发现问题 ,并建立以学术实践为 目 的主线的研究生读书研讨会 和开题论证会机制。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633 640 1157790 王晓,李力军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促进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5 新时代 ,土木工程行业面临人才需求变革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提升迫在眉睫 。 以三螺旋理论为 分析框架 ,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对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研究发现 , 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 生职业素养的实践培养存在产学研融合深度不足且持续性欠佳、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缺陷、实践能力考核 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为此 ,文章提出了深化产学研融合、细化导师遴选和培养机制、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 力考评体系这三条提升路径 ,并通过两个案例对提出的路径进行实践验证 , 以期为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 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10月10 00:00 2025年社科第五期 641 647 2584519 傅军 ,季清磊 ,徐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