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oa 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低介电常数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1 为了降低聚酰亚胺(PI)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以加捻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为中间层,PI膜为底层和表面层,制备PI/PTFE纤维/PI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结构形貌、介电性能、击穿强度、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保留了PTFE纤维的化学结构和高结晶度,并呈现出内含孔隙的PI/PTFE纤维/PI三明治结构;在制备复合膜时利用加捻PTFE纤维的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特性,同时在复合膜中引入空气,可使制备所得复合膜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电场频率为10 GHz时,复合膜的介电常数达到1.51,介电损耗达到0.001;复合膜的击穿强度为93.8 kV/mm,较PI膜有所降低;复合膜纵向拉伸强度可达118.9 MPa,失重5%的温度高达534 ℃,表现出良好的力学和热学性能。该研究可为研发高频电场下具有低介电性能的PI提供新的方法和实验参考。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139 145 6023809 史帅达,傅雅琴 染料/无机盐高效选择分离性含纳米空腔纳滤膜的制备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2 为提高纳滤膜的水渗透通量、染料/无机盐选择分离性和抗污染能力,合成了氨基修饰的β 环糊精(Aminofunctionalized β cyclodextrins, NCD),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印染废水处理用NCD掺杂的纳滤膜(NC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NCDM);分析NCD的化学结构,表征NCDM的化学组成、表面形貌和膜表面亲水性,并对NCDM的分离性能、稳定性和抗污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CD成功修饰上氨基基团;与β 环糊精相比,NCD具有更强的界面聚合能力。当NCD的质量分数为0.7%时,制备的纳滤膜性能最佳,水渗透通量为10.6 L/(m 2·h·bar);与β 环糊精制备的纳滤膜相比,NCDM水渗透通量提升1.3倍;与哌嗪类聚酰胺纳滤膜相比,水渗透通量提升1.8倍。NCDM对染料甲基蓝(MYB)和氯化钠(NaCl)的截留率为99.9%和7.9%,具有良好的染料和NaCl的分离能力。NCDM对MYB和NaCl的选择分离因子可达440。此外,NCDM 3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和抗污染能力。NCDM 3对MYB/NaCl的混合溶液进行24 h连续分离,其水渗透通量稳定在约9.8 L/(m 2·h·bar),对MYB和NaCl的截留率分别为99.8%和11.0%。在以0.1 g/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为污染源的抗污染实验中,NCDM 3的通量恢复率高达95.5%。该研究工作为制备高渗透性以及高染料/无机盐选择性的纳滤膜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146 156 9470999 夏文,黄亦涵,秘一芳 PET/MgCO 3/PEG日间被动辐射制冷膜的制备与性能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3 为了探究3D打印工艺对日间被动辐射制冷(Passivedaytimeradiativecooling,PDRC)材料性能的影响,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聚合物基质、碳酸镁(MgCO3)为红外发射填料、聚乙二醇(PEG)为致孔剂,制备了PET/MgCO3/PEG(PMP)膜;并采用 SEM、UV-VIS-NIR、FTIR 等手段对 PMP膜的形貌结构、光谱特性、PDRC性能、力学性能及自清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ET中加入 MgCO3 和PEG形成了微纳米级多孔结构,使材料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平均反射率从11.84%提高到86.17%,中红外波段的发射率从88.66%提高到92.66%;与对照组相比,PMP膜实现了测试箱内约17.00 ℃的降温;PMP膜断裂强度为6 MPa,断裂伸长率为35%,水接触角为82.14°,户外暴露3个月后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仅下降约2%。该研究可为PDRC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157 165 9798106 李晶晶,杜雷雷,李仁宏 单宁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酯化层修饰的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4 <div>为了提高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以亲水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微孔膜作为基膜,在基膜表面通过单宁酸(Tannic acid, TA)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DTPA)交联形成酯化层,再通过均苯三甲酰氯(Trimesoyl chloride, TMC)和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 PEI)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单宁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酯化层修饰的聚酰胺纳滤膜(TA/DTPA/PA纳滤膜)。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视频水接触角仪表征TA/DTPA/PA纳滤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亲水性。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制得具有良好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的TA/DTPA/PA纳滤膜。结果表明:通过酯化层的修饰,TA/DTPA/PA纳滤膜表面变得光滑且亲水。当TA质量分数为1.00%,DTPA质量分数为0.75%,反应时间为15 min时,TA/DTPA/PA纳滤膜对MgSO 4的分离性能最佳,截留率为92.6%,水通量为31.6 L/(m 2·h);与对照膜(PA纳滤膜)相比,TA/DTPA/PA纳滤膜截留率提升5.1%,水通量提升36.8%。TA/DTPA/PA纳滤膜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通量恢复率(Flux recovery rate, FRR)达到了949%;与PA纳滤膜相比,TA/DTPA/PA纳滤膜的FRR提升12.4%。该研究制备的TA/DTPA/PA纳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并克服了传统抗污染改性方法对渗透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污水处理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div>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166 174 10068468 朱德良,何家劲,唐雨欣,李江南,姬晓钰,唐红艳 仿生矿化聚乙烯醇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5 为了提升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膜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仿生矿化策略引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和磷酸钙寡聚体(Calcium phosphate oligomer,CPO),通过有机无机共聚制备新型PVA复合膜材料(PVA/CMC/CPO films,PCC);对PCC膜的形貌、亲疏水性、结晶性、热稳定性、流变性以及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并分析CPO含量对PCC膜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VA、CMC可诱导CPO矿化形成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纤维,形成有机无机PVA复合膜材料,有效提高了PAV、CMC和CPO在膜材料内的均匀分布,提高了PCC膜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并维持其良好的光透过率(85.3%);掺入24% CPO的PCC膜材料弹性模量可达33.1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823%。该研究制备的PVA复合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功能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175 184 10905327 郑智建,张晶晶,孔祥东,赵瑞波 基于壳聚糖双胍盐的复合薄膜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6 为了阻止食品微生物污染和延长食品保质期,以壳聚糖双胍盐(Chitosan biguanidine hydrochloride,CSG)为主体原料,将其与普鲁兰多糖(Pullulan, PLL)和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混合后经溶液浇注法制备复合薄膜。分析制备所得复合薄膜的形貌和结构,探究复合薄膜的水汽屏障性、水稳定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抗菌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薄膜内部结构均匀且紧密;PLL和PVA的引入不仅增强了复合薄膜的透光率和力学性能,还能提高其水蒸气阻隔性和热稳定性;复合薄膜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可达99.90%。该复合薄膜在阻止微生物污染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包装薄膜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185 197 15863698 何智敏,时均浩,杨雅静,杨晗宇,栾亮,张权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黏胶纤维中单质硫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7 为了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黏胶纤维中微量单质硫的方法,通过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超声提取黏胶纤维中单质硫;硫提取液与三苯基膦衍生后,在波长223 nm下采用HPLC检测三苯基膦硫衍生物,并换算成单质硫含量。结果表明:常温下单质硫与三苯基膦反应迅速,衍生转化率高;三苯基膦硫在1~5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4,单质硫的定量限为0.407 mg/kg,加标回收率为102.75%~108.57%,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35%。该方法用于黏胶纤维中微量单质硫的测定,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198 204 4961886 李冲,陈海相,郎巧文,冯敏,王大伟 用于宣纸书画保护的水性聚氨酯保护液制备及性能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8 以纳米ZnO粒子和丙烯酸酯(PA)单体为改性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ZnO粒子/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PU)保护液,并将其应用于宣纸以模拟书画作品的保护与老化过程。采用FT IR、UV Vis和接触角测试等手段分析保护液和保护液膜的性能,分析保护液对宣纸微观形貌和作品外观的影响,探究保护液对宣纸的加固和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酯PA改性降低了保护液的稳定性,增强了保护液膜的耐水性,纳米ZnO粒子和丙烯酸酯PA改性则降低了保护液膜的紫外光透过率;保护液对宣纸外观无明显影响,符合书画作品保护液的要求;保护液涂覆具有良好的宣纸加固效果,当保护液中PA与PU质量比为50/50时,宣纸的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为23.26 N·m/g和 1.51 mN·m 2/g ,相较空白宣纸增加了53.2%和69.7%,同时提高了纸张的抗紫外老化和抗干热老化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制备抗老化的书画作品保护液提供有益参考抗老化书画作品保护液的制备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05 213 7558718 刘洋,李霄峰,张秀梅,马东升,廖旭 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9 为检测古代皮革文物,制备了一种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通过设计制备胶原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采用胶体金作为示踪物对抗体进行标记,利用免疫反应完成后产生的颜色变化检测山羊皮革胶原蛋白;优化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适pH和最佳抗体标记量,利用不同浓度的山羊皮革胶原蛋白溶液分析了试纸的灵敏度,选用7种抗原分析了试纸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在胶体金标记抗体的pH值8、抗体标记量为48 μg/mL时,所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对山羊皮革胶原蛋白的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可达800 ng/mL,15 min内可获得检测结果,并且具有优异的特异性,能有效排除一些干扰蛋白的影响,精准鉴别山羊皮制文物。该研究可为古蛋白文物考古现场快速检测研究提供新思路。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14 220 5423125 徐冰,李艺畅,张超,王秉 二氯均三嗪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与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0 为解决C.I.活性红24∶1染色棉织物在日光照射下容易褪变色以及市场上缺乏对棉织物具有耐久反应性整理光稳定化助剂的问题,在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结构中引入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和磺酸基,设计开发了一种兼具优良水溶性和反应性且在合成过程中无需使用催化剂的新型紫外线吸收剂R1,并通过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将R1分别应用于未染色棉织物和C.I.活性红24∶1染色棉织物,测试了固着率、UPF值、光致褪色率、耐光色牢度与耐洗性。结果表明:R1在未染色棉织物上的固着率达到85.47%,UPF值为118.97,染色织物表现出优异的防紫外线透过能力;R1在染色棉织物上的固着率为65.41%,光致褪色率降低了5.07%;耐光色牢度提升了1.0级,皂洗10次后,UPF损失率降低不超过3.20%。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R1与棉织物反应机理与活性染料相近,将R1整理到棉织物及染色制品上,对提升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染色棉织物耐光性能以及耐久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21 228 5346258 田涛,戚栋明,崔志华 P(St-MAA)@PDA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白色丝绸光子晶体结构生色中的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1 为实现白色底色丝绸的结构生色,以黑色的聚多巴胺(PDA)为壳,以聚(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P(StMAA))微球为核,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型”P(StMAA)@PDA微球;并以该微球为结构基元,采用真空辅助过滤方式,在丝绸基底上构筑光子晶体生色结构。考察多巴胺(DA)用量对P(St MAA)@PDA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分析P(St MAA)@PDA微球的基本性能,探究PDA层厚度对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的影响,并对白色丝绸上构筑所得P(St MAA)@PDA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P(St MAA)微球粒径确定的情况下,随着DA用量的增加,P(St MAA)@PDA微球的粒径不断增大;制备所得P(St-MAA)@PDA微球分布均匀,球形度及单分散性良好,适宜构筑光子晶体生色结构;当PDA的厚度为3.5~9.0 nm时,P(St MAA)@PDA微球在白色丝绸上可显现出明显且均匀的光子晶体结构色,且随微球粒径的增大结构色发生红移现象;P(St MAA)@PDA微球所构筑的光子晶体生色结构具有优异的稳固性。该研究为白色底色丝绸上光子晶体生色结构的构筑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29 236 8170958 张佳佳,向娇娇,张耘箫,蔡仪新,刘国金,周岚,柴丽琴 基于投影流网络和嵌入空间损失的纹样风格迁移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2 针对编解码器框架造成的图像重建误差、恢复偏差以及图像风格迁移方法存在内容泄露和局部伪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流网络以及嵌入空间损失的纹样风格迁移模型。通过融合投影流网络与矢量量化变分自编码器实现无偏风格迁移,并对风格特征进行精细编码和匹配,保留更完整图像内容细节,且捕获关键风格特征;设计了一种计算风格化图和风格图的嵌入空间损失,融入总体损失函数以保证风格特征的均匀分布,减少风格差异;以云锦为例进行织物纹样风格的创新设计。结果表明:基于投影流网络和嵌入空间损失的纹样风格迁移的迁移效果,在内容评价指标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内容损失上的分值较对比模型分别提高86.21%、54.29%、20%和32.58%、18.68%、18.99%;风格评价指标Gram损失为4.5×10 -6,较对比模型提高近一倍,表明该方法有效平衡了内容保留与风格迁移的需求,提高风格化效果。该模型在改善内容泄漏的同时避免了内容失真和风格过度覆盖,有效捕捉复杂风格特征和色彩层次,促进纹样创新设计,增加风格迁移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可能性。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37 245 9121927 朱昱儒,侯珏,杨阳,刘正 基于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服装吊挂生产线平衡优化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3 在向吊挂生产线转型的过程中,服装企业依靠经验进行作业编排,存在编制效率低、工位负荷不均以及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以最小化流水线节拍、最小化流水线均衡指数和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运用MATLAB构建服装吊挂生产线平衡模型;为提高局部搜索能力,引入局部变异算子改进的非支配排序英文术语未体现多目标遗传算法(Non 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 Ⅱ, NSGA Ⅱ)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较改进前耗用更少迭代次数得到作业编排方案最优值,优化后的服装吊挂生产线编制效率为92.23%,比原有效率提高了32.90%;在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中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运行,生产线日产量提升29.34%,平均资源利用率提升10.25%,表明提出的模型及算法可有效解决服装吊挂生产线的平衡问题。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46 253 6999980 魏依宁,邵一兵,季晓芬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薏苡仁中8种真菌毒素含量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4 薏苡仁在种植、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极易受真菌毒素污染而影响下游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该实验建立同时检测薏苡仁中8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方法,探究薏苡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毒素含量,为同时检测薏苡仁中8种真菌毒素含量提供有效方法。通过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提取法作为前处理方法,使用体积分数01%甲酸和84%乙腈溶液为提取溶剂,以氯化钠、无水硫酸镁和无水硫酸钠作为盐析试剂,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 COFs)、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 18)和N丙基乙二胺(PSA)作为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剂,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并以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和T 2毒素8种真菌毒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 2&gt;0.99,3种加标浓度下回收率为62.76%~111.10%,检出限为0.025~0.150 μg/kg,定量限为0.08~0.50 μg/kg,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38%~7.01%,稳定性好。薏苡仁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率较高,其他毒素检出率低甚至无检出,加入COFs净化材料,可吸附截留薏苡仁样品中复杂的油脂、糖分和色素等基质,降低基质干扰,满足回收率要求。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54 262 6319067 方嘉豪,潘项捷,尹峰,张水锋,高童,冯庭辉,张朝军,蔡烈涛,梁宗锁,张晓丹 陆地棉响应干旱胁迫的扩展蛋白基因GhEXLB1功能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5 中国棉花主产区为新疆,该地区夏季晴热少雨导致的干旱严重影响棉花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挖掘陆地棉响应干旱的功能基因对培育棉花抗旱品种、保障棉花增产稳产具有重要作用。分析陆地棉干旱胁迫转录组数据,获得陆地棉干旱胁迫响应基因GhEXLB1,并测定该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表达模式;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下调GhEXLB1表达量,并分析GhEXLB1沉默棉花的干旱胁迫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陆地棉Expansin基因家族中,51个基因在干旱处理后表达差异显著,其中42个上调表达,9个下调表达。GhEXLB1响应干旱胁迫明显,表达水平相较干旱处理前变化最大,干旱处理6 h后该基因表达量较处理前升高了9.5倍;GhEXLB1下调表达植株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显著低于对照植株,成活率约为45%;干旱胁迫下GhEXLB1沉默植株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相关酶活性显著改变,与对照相比,GhEXLB1下调表达棉花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该结果为进一步挖掘棉花响应干旱胁迫功能基因和培育耐旱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63 269 5968714 钱多,古杰燕,柯丽萍,赵艳艳 NbUNE12与CMV 2a蛋白相互作用并负调控2b缺陷型CMV突变体侵染植物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6 为了探究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复制酶2a蛋白细胞核定位的生物学意义,以本氏烟UNE12蛋白(NbUNE12)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及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方法分析该蛋白与2a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及其在CM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MV 2a蛋白与NbUNE12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于细胞核中;下调表达NbUNE12增加CMV的2b缺陷型突变体(CMVΔ2b GFP)在植物系统叶的病毒含量,表明NbUNE12蛋白能够与CMV 2a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并且负调控CMVΔ2b GFP侵染本氏烟。该研究为CMV 2a蛋白在植物细胞核定位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70 275 4661543 姚佳怡,顾周杭 基于层析技术探究金环蛇蛇毒多克隆抗体F(ab′)2的制备工艺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17 为制备高纯度马源金环蛇毒多克隆抗体F(ab′)2,以金环蛇毒高免马血浆为原料,采用Protein G亲和层析捕获马血浆中的IgG,经胃蛋白酶酶解后制得F(ab′)2,分别通过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混合模式层析对F(ab′)2进行精制纯化,并以间接ELISA法测定F(ab′)2对金环蛇毒的中和活性。结果表明:Protein G亲和层析捕获的IgG纯度为83.6%,较传统的盐析纯化法有明显提高;在3种层析精制方法中,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精制的F(ab′)2纯度最高,为89.3%,远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60%以上),且收率为56.0%;间接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F(ab′)2的效价高于1∶4096。该研究为马源抗毒素多克隆抗体F(ab′)2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了工艺参考。 2025年03月10 00:00 2025年自科第二期 276 282 7265933 李爽,王炜杰,赵伟睿,胡升,王磊,范泉水,吕常江,黄俊,梅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