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傅军,季清磊,徐智浩.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促进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5,53-54(社科五):641-647.
 FU Jun,JI Qinglei,XU Zhihao.Research on paths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iple helix theory[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5,53-54(社科五):641-647.
点击复制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促进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53-54卷
期数:
2025年社科第五期
页码:
641-647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10-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Research on paths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iple helix theory
文章编号:
1673-3851(2025)10-0641-07
作者:
傅军 季清磊 徐智浩
1.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杭州310018;
2. 江苏弄潮儿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224799
Author(s):
FU Jun JI Qinglei XU Zhihao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 Jiangsu Nongchaoer Composite Material Co. , Ltd. , Yancheng224799, China
关键词:
职业素养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三螺旋理论实践
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新时代 ,土木工程行业面临人才需求变革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提升迫在眉睫 。 以三螺旋理论为 分析框架 ,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对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研究发现 , 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 生职业素养的实践培养存在产学研融合深度不足且持续性欠佳、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缺陷、实践能力考核 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为此 ,文章提出了深化产学研融合、细化导师遴选和培养机制、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 力考评体系这三条提升路径 ,并通过两个案例对提出的路径进行实践验证 , 以期为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 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新华社.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 育 工 作 作 出 重 要 指 示[EB/OL]. (2020-07-29) [2025-06-23]. http: ∥ www. gov. cn/xinwen/ 2020-07/29/content_5531011. htm.
[2] Splitt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Signs of progress[J].Th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4, 20 (6) : 1005-1011.
[3] 陈伟民 ,郑印乐.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 践 :基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分析[J]. 职教论坛 ,2011,27(33) : 64-69.
[4] 邵永健 ,李国建 ,毛小勇 ,等. 土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 大学教育 ,2018, 7(11) : 232-234.
[5] 卢谅 ,何兵. 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研究 : 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 ,2022,31(1) : 84-92.
[6] 傅军 , 叶佳斌 , 于悦.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 “混凝土结构理 论与应用”教学改革与实践[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19,42(2) : 216-222.
[7] EtzkowitzH, LeydesdorffL. Thedynamicsofinnovation: from nationalsystems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 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00, 29 (2) : 109-123.
[8] 杨倩倩. 三螺旋理论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22(9) :122-124.
[9] 张倩 ,左巍. “三螺旋理论”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研究[J].大学 ,2020(41) : 126-128.
[10] 肖薇 ,李建敦 ,任菊慧. 基于双三螺旋耦合模型的应用技术型高 校产教融合课程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13(12) : 54-60.
[11] 华祖林 ,郭鑫 ,杨勇 ,等. 基于双三螺旋模型的工程类专业学位 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2024 (11) : 6-13.
[12] 严红霞.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 同机制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 2022, 5(19) : 93- 95.
[13] 郭连锋 ,董彦艳 ,元伟霞 ,等. 三螺旋视角下美国创业教育的发 展历程、特点与启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0, 12(4) : 133-138.
[14] 王婷婷. 法国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重庆 :西南大 学 ,2020.
[15] 梁宝英 ,王永清 ,刘培云. 基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高教论坛 ,2023(3) : 98-101.
[16] 邵全卯 ,熊杰 , 吕华. 新昌实践模式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中的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之路[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2017(12) :1-5.
[17] Dubinina I, Berestneva O, Sviridov K.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for forming intellectual compet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busines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Sciences, 2015, 166: 317-324.
[18] 傅军 ,吴明铜 ,郑刚兵 ,等.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 效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基地的实证[J]. 浙江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8(2) : 170-175.
[19] 李晓娟 ,徐乐 ,吴能森.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 改革探究[J]. 安徽建筑 ,2020,27(3) : 174-175.
[20] 蒋雅君 ,富海鹰 ,赵菊梅 ,等.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层次实 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 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为例[J]. 高等建 筑教育 ,2020,29(2) : 64-71.
[21] 傅军 ,杨云芳 ,崔旸. 工程师转型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 ,2007,26(2) : 64-65.

[22] 周文辉 ,张爱秀 ,刘俊起 ,等. 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 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9) : 7-14.
[23] 周超英 ,吴菁.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探索 :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问卷调查为例[J]. 高等建筑 教育 ,2014,23(4) : 30-34.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603214273531)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M202311)
收稿日期 :2024-11-16?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8-05
作者简介 :傅军(1970— ) ,男 ,浙江湖州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