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晓,李力军.“问题”与对策:法学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现实需求 、理论奠基与方法塑造[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5,53-54(社科五):633-640.
 WANG Xiao,LI Lijun."Problems" and methods: The cultivation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law graduate studentsRealistic need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method shaping[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5,53-54(社科五):633-640.
点击复制

“问题”与对策:法学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现实需求 、理论奠基与方法塑造()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53-54卷
期数:
2025年社科第五期
页码:
633-640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10-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Problems" and methods: The cultivation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law graduate studentsRealistic need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method shaping
文章编号:
1673-3851(2025)10-0633-08
作者:
王晓李力军
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 ,杭州 310018
Author(s):
WANG Xiao LI Lijun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
法学研究生问题意识科学问题法教义学
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问题的发现推动着科学的进步 , 问题意识是法学素养的必要要素 。培养法学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是法 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 以问题学为理论基础 , 能够廓清法教义学问题的构成要件 。 法教义学问题的 目标状态是 法律体系与司法实践的融洽性 。 当前状态则至少包括法律体系的规范矛盾、司法实践的同案异判、理论体系的内部 冲突、法律规范与新兴事物的适用矛盾四种基本类型 。这两种状态为法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了 目标引领与内容 指向 ,促使他们围绕具体问题展开学术反思 。在培养路径方面 , 需要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 以导师指 导为桥梁帮助法学研究生从文献阅读与司法研究中发现问题 ,并建立以学术实践为 目 的主线的研究生读书研讨会 和开题论证会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安平. “问题”:论文写作的灵魂[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2024 (2) :1-6.
[2] 胡玉鸿. 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基础能力与资料准备[J]. 法治 社会 ,2023(3) :87-100.
[3] 彭中礼 ,王亮. 论法学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意识[J]. 时代法 学 ,2023,21(1) :106-116.
[4] 杜宴林. 当 代 中 国 法 学 人 才 理 论 思 维 的 培 养 [J]. 法 律 科 学 , 2022,40(4) :36-50.
[5] 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M]. 傅纪重 , 纪树立 ,周昌忠 ,等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319.
[6] 林定夷. 问题学之探究[M]. 广州 :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6.
[7] 拉伦茨. 论作为科学的法学的不可或缺性[M]. 赵阳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42.
[8] 默勒斯. 法律研习的方法 :作业、考试和论文写作[M]. 申柳华 , 杜志浩 ,马强伟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94.
[9] 付玉明,焦建峰. 法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建构 : 以 “五院 四系”为样本的分析[J]. 法学教育研究 ,2021,32 (1) :89-107.
[10] 张继成. 创设可能生活的法律逻辑[M]. 武汉 : 湖北人民出版 社 ,2019:25.
[11] 邓正来. 学术自主性与中国法学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 , 2007 (4) :250-260.
[12] 陈兴良. 论文写作 :一个写作者的讲述[J]. 中外法学 , 2015, 27 (1) :13-21.
[13] 尤陈俊. 作为问题的“问题意识”:从法学论文写作中的命题缺 失现象切入[J]. 探索与争鸣 ,2017(5) :103-109.
[14] 于博. 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意识缺失与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6) :16-24.
[15] 阿列克西. 法律论证理论[M]. 舒国滢 ,译. 北京 : 中国法制出版 社 ,2002:311.
[16] 博登海默. 法理学 :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邓正来 ,译. 北 京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256.
[17] 王晓. 法哲学视野下的法律论证研究[M].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 社 ,2011:17.
[18] 拉兹. 实践理性与规范[M]. 朱学平 ,译. 北京 : 中国法制出版 社 ,2011:170.
[19] 卡纳里斯. 法律漏洞的确定 :法官在法律外续造法之前提与界限的 方法论研究[M]. 2版. 杨旭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16.
[20] Fried A. Shifting perspectives: The potential of rich, ill- structured problems in legal education[J]. The Law Teacher, 2024,58(4) :484-498.
[21] JinDB. Explorationofstrategiesforcultivatingcriticalthinkingin legalEducation[J]. Learning&Education,2024,13(4) :1-5.
[22] AliM L. Bridging thegap: Integrating flipped classrooms into legal educationinpakistan[J]. JournalofLegalStudies,2024,33(47):79-98.
[23] 姚建宗. 法学研究问题意识应是一种自觉意识[N]. 中国社会科 学报 ,2012-01-20(A04) .
[24] 汪习根. 美国法学教育的最新改革及其启示 : 以哈佛大学法学 院为例[J]. 法学杂志 ,2010,31(10) :33-37.
[25] 李润洲. 研究生经典阅读的阐释逻辑[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2024(2) :7-11.
[26] 孙新华. 社会科学研究生经典阅读的组织化路径研究 : 以 X大 学研究生读书会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9) :21-27.
[27] ScottD M, Soirila U. The politics of the moot court[J]. The Europe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2025,32(3) :1079-1105.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M202213)
收稿日期 :2024-12-07?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6-16
作者简介 :王 晓(1967— ) ,男 ,杭州人 ,教授 ,主要从事刑法学、法学理论与教学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