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陈卓,李丝语.“小粉红”朴素爱国情感的深层涵养 :基于自知 ·自爱 ·自信的个体认同确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5,53-54(社科五):607-614.
 CHEN Zhuo,LI Siyu.The depth of the simple patriotic feelings of Little Pinkos: Establishment of individual identity based on self-knowledge,self-love and self-confidence[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5,53-54(社科五):607-614.
点击复制

“小粉红”朴素爱国情感的深层涵养 :基于自知 ·自爱 ·自信的个体认同确立()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53-54卷
期数:
2025年社科第五期
页码:
607-614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10-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he depth of the simple patriotic feelings of Little Pinkos: Establishment of individual identity based on self-knowledge,self-love and self-confidence
文章编号:
1673-3851(2025)10-0607-08
作者:
陈卓李丝语
1.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杭州 310018;
2.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研究基地 ,杭州310018
Author(s):
CHEN Zhuo LI Siyu
1. School of Marxism,Zhejiang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China;
2. ZhejiangSci-Tech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Research Center of XiJinping Thought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in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8,China
关键词:
“小粉红”个体认同社会认同 自知 自爱 自信
分类号:
G41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根据社会认同与个人认同是否辩证统一 ,可以区分出个体认同与非个体认同 。“小粉红”具有朴素的爱 国情感 ,与“时代新人”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契合性 ,并已具有社会认同 ,但其在个人认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从 自知、自爱和自信三个方面 ,分析 “小粉红”在个人认同层面存在缺失的表现 , 并进一步提出确立个体认同的对策。 在自知方面 ,“小粉红”的社会认同具有非理性色彩 , 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国家) 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进而成长为成熟的理性人;在自爱方面 ,“小粉红”表现出“爱国家”的外显热情与“不爱自己”的内隐价值困境的双向特征 ,需要将爱自己与爱他人、爱国家统一起来 ,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自信方面 ,诉诸一系列宏大叙事 ,“小粉红”的信仰往往意味着对个体的忽视 ,需要意识到自我不在场与在场的区别 ,进而实现从“无我”向“有我”的转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 2018-05-03(02) .
[2] 丁慧民 ,张任远. 网络政治参与中“小粉红”形态特征与引导研究 [J]. 新媒体研究 ,2018,4(8) :106-107.
[3] 余亮. 推进互联网青年文化研究 : 去政治化基础上的再政治化 [J]. 东方学刊 ,2022(1) :2-12.
[4] 张爱军. 微博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语言暴力研究[J]. 中国青年 研究 ,2017(6) :88-94.
[5] 李志明. 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使命观与责任担当[J]. 人民论坛 , 2022(2) :98-101.
[6] 曲宏飞 ,何宗元. 以理育情与以情抒理 :论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教 育传播的发生机制[J]. 中国青年研究 ,2024(7) :103-110.
[7] 李友梅 , 肖瑛 ,黄晓春. 社会认同 : 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 : 以美、 德、日三国为例[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 京 :商务印书馆 ,2017:1102.
[9] 韩震.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M]. 北京 :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2013:序言 1.
[10] 贝克. 个体化[M]. 李荣山 ,范譞 ,张惠强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11:序二 21.
[11] 尹岩. 个体认同论[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20: 57- 63.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 :第 27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478.
[1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文集 :第 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4] 谢湘 ,堵力. 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 中国青年报 , 2012-05-03(03) .
[1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 :第 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273.
[1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 :第 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7] 丁小文.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发展分析和引导策略 : 从 “网络愤 青”“自干五”到 “小粉红”[J]. 北京青年研究 , 2019, 28(3) : 53- 60.
[18] 余孝忠 ,潘林青 ,叶婧. “小粉红”“小青马”,爱国也要 “萌萌哒 ”[J]. 党员文摘 ,2018(1) :14-15.
[19] 李包庚.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百年探索实践 与原创性贡献[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7(2) :1- 11.
[2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文集 :第 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53.
[21] 余亮. 小粉红的系谱、生态与中国青年的未来[J]. 文化纵横 , 2021(5) :98-108.
[22] 弗洛姆. 为自己的人[M]. 孙依依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 ,1988:136.
[23] 王洪喆 ,李思闽 ,吴靖. 从 “迷妹”到 “小粉红 ”:新媒介商业文化 环境下的 国 族 身 份 生 产 和 动 员 机 制 研 究 [J]. 国际新闻界 , 2016,38(11) :33-53.
[24] 蒂洛 ,克拉斯曼. 伦理学与生活[M]. 程立显 ,刘健 ,译. 成都 : 四 川人民出版社 ,2020:35-36.
[2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 :第 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274.
[26] 邓晓芒. 中西信仰观之辨[J]. 东南学术 ,2007(2) :22-26.
[27] 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M]. 夏 璐 ,译.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34.
[28] 俞吾金. 从“道德评价优先”到 “历史评价优先 ”: 马克思异化理 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 ,2003(2) :95-105.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23JDSZKZ05) ; 浙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gjzd2401) ;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zd202412)
收稿日期 :2025-03-28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07
作者简介 :陈 卓(1981— ) ,男 ,湖南怀化人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德育原理与教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