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宇娜.国家仪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的叙事载体[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5,53-54(社科五):563-568.
 ZHANGYuna.Nationalceremony: The narrative carrierofthe heroes ofthe Chinese CommunistParty in the new era[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5,53-54(社科五):563-568.
点击复制

国家仪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的叙事载体()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53-54卷
期数:
2025年社科第五期
页码:
563-568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10-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Nationalceremony: The narrative carrierofthe heroes ofthe Chinese CommunistParty in the new era
文章编号:
1673-3851(2025)10-0563-06
作者:
张宇娜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710064
Author(s):
ZHANGYuna
SchoolofMarxism,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关键词:
国家仪式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政党形象叙事文化自信
分类号:
D64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国家仪式作为仪式活动的最高表达,承载着国家意志与国家观念,是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叙事的重要载体和展开路径。国家仪式关联的时间、空间和主题,分别为英雄模范叙事提供了合理叙事契机,搭建了多元叙事场域,阐明了叙事符号意义。通过国家仪式重温英雄模范生平事迹,提炼精神品格,践行英雄精神,凸显了英雄模范叙事的逻辑层级;借助国家仪式塑造政党形象,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文化自信,强化了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叙事的实践效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40.
[2] 曾楠. 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建构 :基于国家仪式的视角[J]. 思想理 论教育 ,2022(11) :56-62.
[3] 王海洲. 现代国家仪式的政治效能研究论纲[J]. 学海 ,2024(4) :141-151.
[4] 马丹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机制探析[J]. 北 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4(3) :88-97.
[5] 蔡中华.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价值意 蕴、内容指向与实践理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4(3) : 123- 129.
[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24-07-22(01) .
[7] 梁莹. 基于主旋律电影的英雄精神教育传播效果研究 : 以 Z世代青少年群体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50(5) :68-77.
[8] 郭辉. 百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演变与升华[J]. 安徽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50(1) :1-10.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 1 卷[M]. 北京 : 外文出版社 , 2018:165.
[10] 李大钊. 李大钊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9:311.
[11] 李永刚. 历史主义与解释学 : 以 “历史性 ”概念为核心的考察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207.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文集 :第 7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875.
[13] 福柯. 规训与惩罚 :监狱的诞生[M].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99:87.
[14] 唐纳顿. 社会如何记忆[M]. 纳日碧力戈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 版社 ,2000.
[15] 特纳. 象征之林 :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 赵玉燕 ,欧阳敏 ,徐洪 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63.
[16]《习仲勋文选》编委会. 习仲勋文选[M].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 社 ,1995:364.
[17] 蒋颖荣. 民族伦理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 : 以哈尼族为中心的道 德民族志[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133.
[18]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 年系列活动时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2.
[1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文集 :第 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471.
[20] 习近平.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7.
[21]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敬东 , 汲喆 ,译.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2017:518.
[2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 文集 :第 1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372.
[23] 习近平.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 06-30(02) .
[24] 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17:576.
[25] 习近平. 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 日 报 ,2021-10-10(02) .
[2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中 [M].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205.
[2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上 [M].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693.
[28]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2021:2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琛,冯国境,郭晴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0(05):807.
 WANG Chen,FENG Guojing,GUO Qingqing.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orruption Punishment and Prevention System[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3,30(社科五):807.
[2]李秀芸,杨雪英.从精准扶贫思想逻辑进路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1,45-46(社科三):298.
 LI Xiuyun,YANG Xueying.Viewing the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logical approach of the though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1,45-46(社科五):298.
[3]渠长根,柴钧杰.近二十年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研究综述[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1,45-46(社科五):528.
 QU Changgen,CHAI Junjie.Research review on the Party history culture′s role of assisting government and educating people in recent twenty year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1,45-46(社科五):528.
[4]崔文奎,樊悦阳.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的继承与发展——基于“同质”与“异质”维度的考察[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1,45-46(社科六):653.
 CUI Wenkui,FAN Yueyang.On the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eople oriented politic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1,45-46(社科五):653.
[5]岑朝阳,肖香龙.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建设的逻辑必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2,47-48(社科一):92.
 CEN Zhaoyang,XIAO Xianglong.The logical necessity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promot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2,47-48(社科五):92.
[6]曹新萍,仇发华.中国特色反贫致富的演变理路、历史经验及实践旨归[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2,47-48(社科四):427.
 CAO Xinping,QIU Fahua.The evolutionary path,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purpose of combating poverty and achieving prosper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2,47-48(社科五):427.
[7]汪康.列宁《怎么办?》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2,47-48(社科四):435.
 WANG Kang.The ideology construction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in Lenin′s What is to be Done[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2,47-48(社科五):435.
[8]王敏洁,史春林.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政策引领与现实启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3,49-50(社科一):37.
 WANG Minjie,SHI Chunlin.The women′s movement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Great Revolution Period:Theoretical basis,policy guidance and realistic enlightenment[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3,49-50(社科五):37.
[9]曹新萍,仇发华.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反贫困实践及现实启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3,49-50(社科一):45.
 CAO Xinping,QIU Fahua.Anti poverty practice and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in the  Shaan Gan Ning border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Comprehensive Anti Japanese War[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3,49-50(社科五):45.
[10]杨鑫,邓显超.近年来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述评[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3,49-50(社科二):166.
 YANG Xin,DENG Xianchao.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in recent  year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3,49-50(社科五):16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 :2025-04-16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8-0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24XJC71001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4A014) ;长安大学共青团工作研 究课题(2025CDGQTKT-Y-10)
作者简介 :张宇娜(1994— ) ,女 ,山西泽州人 ,讲师 ,博士 ,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英雄观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