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韦伯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M ] . 于晓,陈维纲,等译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 89. [ 2 ]尼古拉耶夫,库里洛夫,格力舒宁 . 俄国文艺学史[ M ] . 刘保端,译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 3 ]昂热诺,贝西埃,佛克马,等 . 问题与观点: 20 世纪文学理论综论[ M ] . 史忠义,田庆生,译 . 天津 . 郑州: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 4 ]蔡志诚 . 流动的文学性[ J ] . 人文杂志 ,2007 ( 2 ): 104 - 110. [ 5 ]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M ] . 方珊,等译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 14 - 17. [ 6 ]姚斯,霍拉勃 .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M ] . 周宁,金元浦,译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 292. [ 7 ]姚文放 . “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 J ]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 5 ): 157 - 166. [ 8 ]晏青 . 娱乐传播研究读本[ M ]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 9 ]柏拉图 . 柏拉图全集(第三卷)[ M ] . 王晓朝,译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 176. [ 10 ]柏拉图 . 理想国[ M ] . 郭斌和,张竹明,译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 152.
[1]宫富,郑芷奕.非虚构写作中的农民书写及其价值——以朱晓军的创作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4,51-52(社科五):525.
GONG Fu,ZHENG Zhiyi.The writing of farmers in the nonfiction writing and its value: A case study of Zhu Xiaojun′s work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4,51-52(社科二):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