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茜,麻欣瑶,卢山,等.增强现实技术下传统园林文化的当代传播路径[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5,53-54(社科二):53-59.
 WANG Xi,MA Xinyao,LU Shan,et al.The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path of traditional garden culture under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5,53-54(社科二):53-59.
点击复制

增强现实技术下传统园林文化的当代传播路径()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53-54卷
期数:
2025年社科第二期
页码:
53-59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04-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path of traditional garden culture under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25) 02-0053-07
作者:
王茜麻欣瑶卢山郭小川缪佳芮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 310018
Author(s):
WANG Xi MA Xinyao LU Shan GUO Xiaochuan MIAO Jiaru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
传统园林文化增强现实技术文化传播5W传播模式
分类号:
G20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园林,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基于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园林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效果五个方面分别面临传播主体文化传播手段单一、隐性园林文化内涵传播困难、文化传播途径有待创新、文化传播环境与受众文化需求不同步、文化传播效果有待提升的现状。针对上述现状,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对园林文化传播过程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打造园林智能IP、提供个性化AR文化导览服务、构建多层次AR文化体验、建立良好受众体验反馈机制的文化传播路径。从传播学的视角探究增强现实技术在园林文化传播中的具体作用,希望为传统园林文化在社会大众中的传播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任然.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模式[N].光明日报,2017-03-21(02).
[2]王圣华.虚拟艺术的智能传播探究[J].美术观察,2021(12):72-73.
[3]陈靖,王涌天,林精敦,等.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圆明园景观数字重现[J].系统仿真学报,2010,22(2):424-428.
[4]李雨静,孟祥彬.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圆明园遗址展示方式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5):29-31.
[5]张雨辰.基于SLAM的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地的应用研究:以故宫灵沼轩为例[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3(3):35-42.
[6]成玉宁,樊柏青.数字景观进程[J].中国园林,2023,39(6):6-12.
[7]葛煜喆,谢辉,罗俊,等.寺庙园林声景研究:以重庆华岩寺为例[J].建筑科学,2022,38(4):65-70.
[8]刘臻.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5):11.
[9]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5.
[10]刘炜.传播学理论下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5):69-7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3-11-28
网络出版日期:2024-10-14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zd202307)
作者简介:王茜(1999—),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AR技术在园林文化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麻欣瑶,E-mail: 26615198@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