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柯.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研究:以土家族西兰卡普织锦为例[J]. 民族论坛, 2015(7):92-95.
[2]王瑜,陈晓琪.“文化自信”观照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内涵及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1):12-18.
[3]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 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5-123.
[4]陈浩. 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4):150-153.
[5]张泰城,龚奎林. 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 江苏高教, 2012(6) :36-38.
[6]张红霞,陈俊俊,马雷雷,等.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的路径研究∥[C]. 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第三届全国纺织品与创意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9:221-224.
[7]于日锦. 非遗教育, 做鲜活的文化传承[N]. 光明日报,2017-08-24(14).
[8]闵杰.非遗研培计划是我国发展振兴非遗的重要举措[J].景德镇陶瓷,2020(2):5-7.
[9]何星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25(3):31-36.
[10]陈果霖, 苟双晓, 张天会. 傣锦视觉符号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