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芦晓博,杨晓波.论中国典籍术语的日语训译——以“六书”名目的翻译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1-42(社科6):646-651.
 LU Xiaobo,YANG Xiaobo.Translating terms of Chinese classics with kun′yaku:Taking the names of liushu as example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9,41-42(社科6):646-651.
点击复制

论中国典籍术语的日语训译——以“六书”名目的翻译为例()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41-42卷
期数:
2019年社科6期
页码:
646-651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12-07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ranslating terms of Chinese classics with kun′yaku:Taking the names of liushu as examples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19) 12-0646-06
作者:
芦晓博杨晓波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Author(s):
LU Xiaobo YANG Xiaobo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
六书典籍术语日译训译
分类号:
H3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中国典籍术语日译常采用直接挪用汉字的“零翻译”和用现代日语注释的“释译”两种方式。因中日两国语言中的汉字往往形同义不同,故“零翻译”易使日本读者费解,甚至产生误解;而“释译”因篇幅较长,只适用于注释而非正文。中国典籍日译在语篇翻译中常采用“训译”的方法,但该方法未见用于术语翻译。若将“训译”用于术语翻译,既能保留术语的简短形式,又能曲达其内涵,是较为可取的翻译方法。文章以中国文字学的重要概念——“六书”中的名目为例来探讨其日语训译,并在此基础上补充释译,可为注释与辞典编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邱懋如. 可译性及零翻译[J]. 中国翻译, 2001, 22(1): 24-27.
[2] 潘钧. 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230.
[3] 西林昭一. 书谱[A]//田中勇次郎. 中国书论大系:卷二. 东京: 二玄社, 1977: 93-177.
[4] 司显柱, 刘莉琼. 论译文的效度和信度[J]. 中国翻译, 2009, 20(3): 60-63.
[5]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2版. 香港: 中国古籍出版社, 1988.
[6] 潘钧. 汉文训读与日语语言文字的形成[J]. 外语学界, 2013(2): 1-7.
[7] 福本雅一. 说文解字叙[A]//中田勇次朗. 中国书论大系:卷一. 东京: 二玄社, 1977: 25-62.
[8] 远藤昌弘. 译注《说文解字》:序(I)[J]. 驹泽女子大学研究纪要, 1996(3): 153-165.
[9] 远藤昌弘. 译注《说文解字》:序(II)[J]. 驹泽女子大学研究纪要, 1997(4): 67-77.
[10] 远藤昌弘. 译注《说文解字》: 序(III)[J]. 驹泽女子大学研究纪要, 1998(5): 77-84.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03-25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6-11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9JC093);浙江理工大学品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dbts201604, dbts201603)
作者简介:芦晓博(1982-),女,辽宁鞍山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学、语言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