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福垣. 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J]. 财贸经济, 2003(9): 5-12.
[2] 张宗益. 谋求中国城乡失衡的破解思路: 发展农村经济: 来自1978-2008年的证据[J].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5): 27-37.
[3] 吕冰洋. 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 孰为因孰为果[J]. 经济研究, 2011(3): 18-31.
[4] 郑功成. 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 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2): 2-11.
[5] 李树茁. 中国的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6): 28-40.
[6] 方菲. 从失衡到均衡: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研究[J]. 理论探讨, 2009(6): 72-75.
[7] 许叶萍, 石秀印. 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 横向化、层级化与失衡[J]. 江苏社会科学, 2007(2): 95-107.
[8] 李义平. 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失衡[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6): 38-42.
[9] 韩明谟. 社会系统协调论: 关于社会发展机理的研究[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 2002: 86-91.
[10] 钱兆华. 社会系统协调论[J]. 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9(2): 16-19, 34.
[11] 张宏. 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协调观[J].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3): 3-8.
[12] W·理查德·斯科特. 制度与组织: 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 姚伟, 王黎芳,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6.
[13] 王有强, 卢有强.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 激励制度与科学发展[J]. 中国行政管理, 2010(2): 77-81.
[14] 柯武刚, 史漫飞. 制度经济学: 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