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希仁.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 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M]. 徐崇温, 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9.
[3] 金可溪. 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J]. 道德与文明, 2001(2): 16.
[4] 何良安. 论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J]. 伦理学研究, 2007(1): 79-84.
[5] 唐凯麟. 伦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8.
[6]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 柯亨 G A.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 岳长龄, 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9: 326, 323.
[8]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蓝公武,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57: 3.
[9]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820-875.
[10] 胡大平. 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逻辑及其效应[J]. 浙江学刊, 2004(3): 57.
[11]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261.
[12]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韩水法,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34-35.
[13] 蒋爱群. 法制经济学: 经济转型和法制改革[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1.
[14] 窦艳华.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兼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代价论”[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1):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