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wler R, Hodge B, Kress G, et al. Language and Control[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1-89.
[2]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Longman, 1989: 1-15.
[3] 陈中竺. 批评语言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1): 21-27.
[4] 辛斌. 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 批评语言学[J]. 现代外语, 1996(1): 21-26.
[5] 张延续. 批评语言学与大众语篇: 对美国新闻周刊的批评性分析[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8(6): 24-27.
[6] 田海龙. 实践结点研究的批评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3): 1-4.
[7] 辛斌. 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J]. 外语研究, 2007(6): 19-24.
[8] 唐丽萍. 语料库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J]. 外国语, 2011(4): 43-49.
[9] 吴鹏. 《话语与权力》评介[J]. 现代外语, 2009(3): 322-324.
[10] 毛浩然, 徐赳赳. 话语、权力及其操纵: 《话语与权力》评述[J]. 外国语, 2009(5): 91-95.
[11] 武建国.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新成果: Fairclough《分析话语》评介[J]. 现代外语, 2004(3): 432-435.
[12] 熊丙娟. 《公共话语分析: 公共决策中的话语分析》评介[J]. 现代外语, 2010(4): 427-429.
[13] 田海龙. 《后现代社会中的话语: 批评话语分析再思考》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4): 318-320.
[14] 李丽生. 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 《批评应用语言学: 批评性概论》评介[J]. 现代外语, 2005(1): 87-90.
[15] 庞继贤, 李小坤. 《话语研究新进展》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1): 77-79.
[16] 施卫华. 社会的话语 动态的视角: 《批评话语研究》创刊述评[J]. 外语研究, 2005(1): 76-78.
[17] 陈忠华, 杨春苑, 赵明炜. 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 外语学刊, 2002(1): 82-86.
[18] 刘立华. 批评话语分析概览[J]. 外语学刊, 2008(3): 102-107.
[19] 辛斌.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与反思[J]. 外语学刊, 2008(6): 63-70.
[20] 纪卫宁. 话语分析: 批判学派的多维视角评析[J]. 外语学刊, 2008(6): 76-78.
[21] 戴炜华, 陈宇呁.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J]. 外语研究, 2004(4): 12-16.
[22] 辛斌. 略论批评语言学的哲学社会学背景[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8): 1-3.
[23] 辛斌. 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J]. 外语学刊, 2006(2): 1-6.
[24] 辛斌. 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 外国语, 2002(6): 34-40.
[25] 王泽霞, 杨忠. 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 外语研究, 2008(3):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