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徐莹.微电影的公益价值与有效传播[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31-32(社科5):414-419.
 XU Ying.Public Valu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Micro film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4,31-32(社科5):414-419.
点击复制

微电影的公益价值与有效传播()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31-32卷
期数:
2014年社科5期
页码:
414-419
栏目:
(社科)语言与传播
出版日期:
2014-10-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Public Valu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Micro films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14) 05-0414-06
作者:
徐莹
1.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杭州 310018;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Author(s):
XU Ying
1.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2.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关键词:
微电影 公益价值 有效传播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J969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作为微时代的时髦产物,微电影的公益价值正得到日益凸显。微电影是绿色理念传播的有效载体,在情感认同方面效果突出,能以最潮的方式传递最朴素的情感和价值观,能为许多平凡人提供一个圆梦的舞台。笔者提出: 微电影的公益价值要得到有效传播,必须强化标题意识,发挥偶像明星的号召力;演绎一个具有观赏性的好故事,做到以情动人;注重情感效果,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扩散公益价值;发挥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效应。微电影要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与之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冯哲, 陈淑芝. 首届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展明天开幕[N]. 都市快报, 2013-10-17(B14).
[2] 丹尼斯·麦奎尔.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19-320.
[3] 罗惠敏. “微时代”微电影流行性与成长前景探析[J]. 东南传播, 2013(2): 103.
[4] 赵凌晖. 微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3: 52.
[5] 张丹. 公益微电影: 文化建设的新兴力量[J]. 中国电视, 2012(10): 78-80.
[6] 陈淑芝, 董小易. 张元为杭州观众带来《艳遇》[N]. 都市快报, 2013-10-20(NEWS 24).
[7] 宋丽丽. 艺术终结之后: 对微电影美学特征的再思考[J]. 新闻界, 2013(4): 6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 2014-04-1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126021A);苏州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832002513)
作者简介: 徐莹(1979-),女,浙江慈溪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与文化产业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