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谢海燕.鲁迅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性诉求[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31-32(社科2):130-135.
 XIE Hai yan.Lu Xun 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 Demand for Modernity[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4,31-32(社科2):130-135.
点击复制

鲁迅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性诉求()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31-32卷
期数:
2014年社科2期
页码:
130-135
栏目:
(社科)语言与传播
出版日期:
2014-04-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Lu Xun 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 Demand for Modernity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14) 02-0130-06
作者:
谢海燕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杭州 310018
Author(s):
XIE Hai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
鲁迅 翻译思想 现代性 国民性 革命文学
分类号:
I210.9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作为一位具有深刻现代意识的启蒙者,鲁迅将翻译活动作为他启蒙救亡的现代性诉求的工具。翻译贯穿其整个文学活动的始末,他通过大量译介国外文学作品试图给国民带来现代性思想,并重新想像中国,构建起以“立人”来“立国”的理想模式。对现代性的诉求使鲁迅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时代的边缘位置;而针对国民性改造所作出的翻译选择则充分体现了他超前于时代的现代性思想;同时,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为革命文学寻找到真正的思想武器,也为当时的现代性救亡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马歇尔·伯曼.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现代性体验[M]. 徐大建, 张辑,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5
[2] 摩罗. 中国的疼痛: 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M]. 上海: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235
[3] 鲁迅. 鲁迅全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 李欧梵. 铁屋中的呐喊[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22-154.
[5] 丁伟志, 陈松. 中西体用之间: 晚清文化思潮述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53.
[6] 李怡.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G]//李继凯. 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11.
[7] 吴钧. 鲁迅翻译文学研究[M]. 山东: 齐鲁书社, 2009: 183.
[8] 鲁迅. 玩笑只当它玩笑: 上[M]//鲁迅全集: 第5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48.
[9] 丸山升. 鲁迅·革命·文学[M]. 王俊文,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8-56.
[10] 鲁迅.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M]//鲁迅全集: 第4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13-214.
[11] 谭好哲, 任传霞, 韩书堂. 现代性与民族性: 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55.
[12] 北京鲁迅博物馆. 文艺与批评[M]//鲁迅译文全集: 第4卷. 福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302.
[13] 陈占彪. 论“五四”时期的“语言文字革命”[J]. 文艺争鸣·史论, 2006(6): 72-78.
[14] 符杰祥. 鲁迅留日时期“现代”思想的发生于形成[J]. 中国比较文学, 2009(3): 43-5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芙.鲁迅的“硬译”与译者惯习解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7,37-38(社科6):505.
 CHEN Fu.Analysis of Lu Xuns “Hard Translation” and His Habitu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7,37-38(社科2):505.
[2]王亮,沈悦.虚实之间:鲁迅、左联与双重领导体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8,39-40(社科3):265.
 WANG Liang,SHEN Yue.Nominal leader vs. actual regulator:Lu Xun, Zuolian and the dual leadership system[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8,39-40(社科2):265.
[3]范家进,金丽娜.从“平民文学”到“底层文学”的反思与追问[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1-42(社科4):390.
 FAN Jiajin,JIN Lina.Reflection and questioning from "civilian literature" to "lowerclass literature"[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9,41-42(社科2):390.
[4]丁世鑫.从“暮年似的孤寂”说起:论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体验[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0,43-44(社科一):36.
 DING ShiXin."Loneliness of old age":Lu Xun and Dostoevsky′s life experience[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0,43-44(社科2):3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 2013-09-21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92511)
作者简介: 谢海燕(1977-),女,讲师,湖北荆门人,研究方向为翻译与文化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