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尤浩杰. 笔画数、部件数和拓扑结构类型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掌握的影响[J]. 世界汉语教学, 2003(2): 72-80.
[2] 李清华. 汉字教学体会点滴[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2): 136-141.
[3] 孙清顺, 张朋朋. 零起点留学生错别字统计分析[G]//北京语言学院第三届科学报告论文选.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5.
[4] 肖莉. 海外汉字入门阶段的笔顺教学初探[J]. 语言文字应用, 2006(增刊): 23-25.
[5] 印京华. 美国大学汉字初级阶段教学效率的问题与对策[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3): 7-11.
[6] 林奕升. 汉语零起点美国高中生汉字学习问卷调查及教学策略[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7] 江新, 赵果. 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4): 10-17
[8] 江新, 柳燕梅. 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 2004(1): 60-70.
[9] 王晓坤. 对外汉语字教学的文化关照[J]. 长春大学学报, 2009(5): 103-107.
[10] 李恩江. 书写材料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J]. 古汉语研究, 1991(1): 71-77.
[11] 欧阳志辉. “中庸”思想对中国书法的影响[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4): 98-101.
[12] 何九盈, 胡双宝, 张猛.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13] 邢红兵. 《(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 2005(2): 49-55.
[14] Ungerer F,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5] 罗婷. 感悟汉字之美, 促进汉字教学: 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J]. 读与写, 2011(4): 190.
[16] 赵贤州. 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3):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