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背景与服装流行风格之间的关联

幸 雪, 顾 雯, 王 凯, 刘晓刚

(东华大学 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摘要:社会背景作为影响服装流行风格的隐性因素,对服装流行风格有指向性作用。文章通过历史对照的方法,结合当代国际流行趋势预测机构中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划分,采用量化统计的方式总结不同政治环境、经济形势、科技背景、文化背景下的服装流行风格及不同社会背景对服装风格的影响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背景对经典风格和装饰风格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经济背景对复古风格具有较高影响力并呈负相关关系,科技背景中航天科技与军事科技对服装流行的影响较明显,文化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具有直接指向性。

关键词:社会背景;流行风格;历史数据;关联分析;量化研究

社会学家一致认为,服装展现了社会的一个横截面,是反映社会的镜子,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服饰文化的变迁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代表社会经济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服装流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多方面因素,与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兴衰、人们的文化水平、消费心理等紧密相连[2],社会背景的变化会引起服装形制乃至风格的变化[3]。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社会背景与服装流行风格的探究以定性的方法为主,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归类缺少一致性。例如,时嘉[4]探讨了三次女性主义解放运动对女装风格的影响。谢倩等[5]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中女性服装消费的特征。张星[1]阐述了社会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群体意识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吴晓菁[2]分析了战争因素对服装裙长、中性风格流行的影响;经济的发达对服装风格多样化的影响;科技因素对太空风貌和高科技色调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潮对功能主义设计、波普风格设计的影响等。曹霄洁[6]运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定性探讨了不同社会背景对服装风格的影响。在上述研究中,以定性研究为主,而定性研究相对量化研究缺少客观性。因此,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照的方法,用过量化研究的方式,依据国际流行趋势预测中划分的风格板块,系统地整理和探讨社会背景与服装流行风格之间的关联。

1 服装流行风格与社会背景的界定

1.1 服装流行风格的界定

服装风格的把握依赖于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专业素养、个人经验等方面,影响因素复杂而模糊[7]。美国社会学家丽塔·佩拉(Rita Pema)[8]提出风格可以从各种历史阶段、各种种族、各种职业、各种线索等进行区分。中国学者刘晓刚[9]提出服装设计风格分为主流风格和支流风格两大类。卞向阳[10]按照艺术风格将服装分为民族主题、复古主题、嬉皮主题、朋克主题等。陈彬[11]以年代为主线细分出各个时代的服装风格。杰奎琳·麦克阿瑟(Jacqueline McAssey)[12]探讨了服装造型风格的普遍规律。曹霄洁[6]提出了四对具备反向特征的“两极型”时尚风格倾向。冯利等[13]以销售较好的服装品牌为研究对象,将服装风格划分为中性风格、前卫风格、休闲风格、运动风格、经典风格等八类。但上述诸多服饰风格划分与国际权威流行趋势预测机构的划分方法存在偏差,本文依据上述理论和国际流行趋势预测机构对风格预测的划分,将流行风格要素整理为:经典风格、装饰风格、自然风格、都市风格、未来风格、复古风格,并对上述风格用关键词的形式予以释义,如表1所示。

表1 服装流行风格释义

Tab.1 Fashion style interpretation

风格名称风格特征关键词经典风格传统、成熟、保守、严谨、正式装饰风格奢华、复杂、细致、艺术、华丽自然风格乡村、朴素、环保、仿生、民族都市风格嬉皮、炫酷、朋克、欢快、现代未来风格解构、科幻、冷峻、前卫、高科技复古风格怀旧、和谐、温暖、柔和、古典

1.2 社会背景的界定

依据维基百科上对1910—2010年西方国家现代历史事件的检索,本文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科技背景、文化背景四个角度进行社会背景的分类。

政治背景可分为政局稳定时期、政局异动时期、政局动乱时期。政局稳定时期中,国际冲突较少,各项和平相处原则制定并实施;政局异动时期中,国际冲突增加,同盟国与协约国等国际组织成立,政局异动是政局动乱的前期表现;政局动乱时期中,国际战事繁多,世界大战开启。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局势划分如表2[14]所示。

表2 1910—2010年西方国家政治局势

Tab.2 Political situa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in 1910-2010

时间政治局势稳定时期1922—1929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签订四国公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1946—1955年二战后休养生息稳定阶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2005—2010年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旋律异动时期1907—1913年一战前夕两大军团形成1929—1939年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政权崛起1960—1980年美苏争霸,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期1990—2003年恐怖袭击事件;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动乱时期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有复苏、高涨、衰退、萧条四个阶段[15]。对应1910—2010年,西方国家经济形势的构成如表3所示。

除了战争年代给科技、文化发展带来停滞外,西方国家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处于持续进步与丰富的状态。根据维基百科对20世纪著名科技成就的归纳,本文将科技背景分为军事科技突破、航天科技突破、生物科技突破、信息科技突破四大背景,如表4所示。

表3 1910—2010年西方国家经济形势

Tab.3 Economic situa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in 1910-2010

时间经济形势复苏时期1982—1990年经济持续调整高涨时期1919—192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950—1960年战后经济迅速繁荣时期1990—2000年新经济时代衰退时期1914—1918年一战带来经济损失1939—1945年二战带来严重经济损失2000—2003年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萧条时期1929—1933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大1979—1982年经济滞胀2007—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

表4 20世纪科技领域重大突破

Tab.4 Breakthrough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科技领域突破年份代表事件军事科技1940—1950年曼哈顿原子弹计划航天科技1960—1970年1960年美国首次发射飞向金星的飞行星;1961年人类实现太空飞行;1965年人类实现太空行走;1969年阿波罗登月生物科技1970—1980年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诞生;1970年克隆技术发展;1970年基因工程技术标志生物科技的全新里程;198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信息科技1990年后互联网普及

1910—2010年期间,人类所经历的文化背景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手工艺和工业文明融合的时期(1910—1940年)、现代主义设计兴盛时期(1940—1960年)、后工业社会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时期(1960—1980年)、文化多元化时期(1990年起)[16]。各时期的典型文化背景如表5所示。

表5 1910—2010社会文化背景

Tab.5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 1910-2010

时间文化背景手工艺与现代文明融合时期1907—1914年1919—1933年1920—1935年德意志工业联盟包豪斯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兴盛时期1950—1960年1940—1950年1945—1960年国际主义风格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意大利文化重建后工业社会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时期1960—1970年1965—1984年波普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文化多元化时期1990年起1995年起绿色环保思潮人文关怀思潮(全方位设计)

2 服装历史流行数据的整理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从Vogue、Lana Lobell、Charm为主的时尚杂志和西方服装历史图鉴Fashion(a history from the 18th to the 20th century)、Fashion(the century of the designer),以及1990年以来的秀场数据中,共收集1910—2010年期间的970套女装数据。由于20世纪中男装的变化较少,所以对20世纪服装变化的研究以女装的变化为主。

2.2 数据整理

对服装历史数据的整理从四级层次展开。第一层次为社会背景类目,第二层次为社会背景内容,第三层次为社会背景内容所对应的年份,第四层次为服装风格。以对经济背景下需要统计的服装数据为例,第一层次为经济背景,第二层次为经济复苏时期、高涨时期、衰退时期和萧条时期,第三层次为四个经济时期对应的年份,第四层次为每段年份对应的服装风格。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经济时期各种服装风格的占比、均值及方差研究,了解不同时期中每种服装风格的波动特征,由此判断不同社会背景对服装风格的影响及影响强度。历史数据整理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历史服装数据整理规则
Fig.1 Historical clothing data processing rules

3 社会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

3.1 政治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

根据对1910—2010年政治稳定时期、政治异动时期、政治动乱时期共675套女装服装风格的统计数据结果(表6),政治背景对服装风格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经典风格和装饰风格的变化上,二者的流行波动最大,流行比例的方差分别达到0.162和0.153;其次为复古风格,其他风格未形成明显的趋势特征。1922—1929年、1946—1950年、2005—2010年三段政治稳定时期中,经典风格的服装分别占比16%、21%、13%,平均占比17%;1907—1913年、1929—1939年、1960—1980年中后期、1992—2003年四段政治异动时期中,经典风格的服装分别占比36%、29%、23%、14%,平均占比26%;在1914—1918年和1939—1945年政治动乱的时期中,经典风格服装的占比分别为52%和60%,具有明显的风格集中度和指向性。经典风格的流行度与政治的动乱程度呈现正相关的趋势,特别在战乱时期,经典风格的流行度最为明显。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与经典风格相对立的装饰风格与政治动乱程度成负相关趋势,在战乱时期装饰风格的平均占比仅为14%,政治异动时期占比均值为28%,政治稳定时期占比均值为34%。

表6 不同政治背景下的服装流行风格占比

Tab.6 Proportion of fashion style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backgrounds

政治背景年份经典风格/%装饰风格/%自然风格/%都市风格/%未来风格/%复古风格/%政局稳定时期1922—1929年1664114141946—1955年21157133412005—2010年132416151220均值17341111522政局异动时期1907—1913年365052071929—1939年292610173151960—1980年231982317101990—2003年14182014259均值262811141110政治动乱时期1914—1918年52139130131939—1945年601431706均值5614615010方差—0.1624201490.1526860.0449660.0539450.0780180.096345

3.2 经济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

在对1910—2010年间经济复苏时期、经济高涨时期、经济衰退时期、经济萧条时期共855套女装服装风格的统计结果中,复古风格在经济不同时期的波动最大(表7),占比方差为0.121 32。因此,经济背景的不同对复古服装风格的影响力度最大,其次为经典风格,再次分别为装饰风格、都市风格、未来风格、自然风格。经济复苏时期与经济高涨时期,复古风格相对低迷,均值分别为14%、8%;经济衰退时期与经济萧条时期,复古风格相对兴盛,均值分别为18%、40%。因此,复古风格的兴盛程度与经济兴盛程度呈负相关的趋势。经济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如图2所示。

除复古风格外,经典风格的占比差异也相对较大,占比方差0.121 11,仅次于复古风格。但经典风格也同样兴盛于“一战”与“二战”政治动荡时期,战争同时也导致了经济的低迷。因此,经典风格在1914—1918年与1939—1945年间的兴盛是政治与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占比方差的增大有政治作用的因素。就经济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的直接影响而言,经济变化对复古风格的影响力度大于经典风格。装饰风格与都市风格的流行程度与经济兴盛程度呈正相关的趋势,经济高涨时期的三段时期中,占比均值分别达到38%、18%,经济萧条时期占比均值分别为15%、13%。对于未来风格、自然风格而言,经济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弱,各时期的风格占比差异较小。

表7 不同经济背景下的服装流行风格占比

Tab.7 Proportion of fashion style accounted under different economic backgrounds

经济背景年份经典风格/%装饰风格/%自然风格/%都市风格/%未来风格/%复古风格/%经济复苏时期1982—1990年1714131923141919—1924年953132401经济高涨时期1950—1960年15359139191990—2000年112725171641914—1918年5213912014经济衰退时期1939—1945年6015417042000—2003年15131471833经济萧条时期1929—1933年12205120511979—1982年1614141012342007—2010年14101717636方差—0.1213210.1280.0578010.0468610.0815110.158682

图2 经济背景与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关系
Fig.2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background and fashion style

3.3 科技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

在1910—2010年间具有科技层面重大突破的年份中,本文共统计348套女装,其中航天技术的突破对未来风格的影响最为显著(表8)。1960年为航天技术获取重大突破的年代,在1910—1950年期间,未来风格的占比均值仅为3%,1960年高涨至36%(图3),具有光泽感的材料、硬挺的质感、直线型外观得到普及。1960—2000年未来风格的占比均值为19%,而在此时间段之前,未来风格表现低迷。因此推测,1960年航天科技的重大突破是未来风格正式开启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8 不同科技背景下的服装流行风格占比

Tab.8 Proportion of fashion style accounted under different technology backgrounds

科技背景类型年份经典风格/%装饰风格/%自然风格/%都市风格/%未来风格/%复古风格/%军事科技突破1940—1950年532238113航天科技突破1960—1970年8141228362生物科技突破1970—1980年16299221410信息科技突破1990年后11272517164

图3 1910—2010年期间未来风格走势
Fig.3 Future style trend during 1910-2010

军事科技的发展与政治因素有密切关系,在1940年军事科技获取重大突破的时期中,经典风格具有极高的流行度,经典风格占比达到53%,而在1940年“二战”之后,经典风格的占比也极速消退(图4),在1980年因美苏争霸展开的军备竞赛时期第二次大幅度上升。军事科技的发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与政治局势的紧张具有同步性特征,共同影响经典风格的流行。

在1970—1980年生物科技突破时期与1990年信息科技突破时期,并未发现服装流行风格的突出变化。因此,生物科技事件与信息科技事件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不显著。

图4 1910—2010年期间经典风格走势
Fig.4 Classic style trend during 1910-2010

3.4 文化背景对服装流行风格的影响

在1910—2010年期间不同文化背景时期的970套女装风格统计中,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服装的各种流行风格占比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表9)。从手工艺和工业文明融合的时期至文化多元化时期,各种服装流行风格的占比方差从0.191递减至0.056。手工艺和工业文明相融合的时期中,装饰风格具有显著的高流行度,达到58%,这与1920—1930年的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紧密相连。其次为代表功能主义的经典风格,占比16%,与德意志工业联盟的发展和包豪斯倡导的设计理念相关。现代主义思潮提倡“形式服从于功能”,主张理性主义与减少主义[17],因此,具有理性特色与功能主义的经典风格在该时期具有最高的流行程度,占比34%。后工业社会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时期中,解构主义、波普艺术等具备个性化特色的设计具有突出的表现,因此都市风格与未来风格在这一时期取得重大发展,分别占比25%与23%。装饰风格在这一时期也有突出表现,但这一时期的装饰风格不具有过多的古典特色,仅以有机械美学的装饰特征为主。文化多元时期的各类服装风格占比相对平均,但由于“无障碍设计”和“全人关怀”思潮的兴起,这一时期追求全方位设计(Universal Design)。提倡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设计[18]。服装风格偏向于自然风格与装饰风格的融合,自然风格的占比也达到了1910年以来的最高值(图5)。综上,文化背景对与之相关的服装流行风格有直接促进作用。

表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装流行风格占比

Tab.9 Proportion of fashion style under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文化背景经典风格/%装饰风格/%自然风格/%都市风格/%未来风格/%复古风格/%方差手工艺与工业文明相融合时期1658107170.19085现代主义时期34296115160.11067现代主义时期102411252370.07454文化多元化时期1226231713110.05686

图5 1910—2010年期间自然风格走势
Fig.5 Natural style trend during 1910-2010

4 结 语

本文通过历史对照法和量化统计的方式比较了各个不同历史背景时期服装流行风格的变化,明确了社会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科技背景、文化背景对六种服装流行的影响及影响强度。研究认为,经典风格与政治动乱程度呈正相关趋势,经典风格与政治稳定程度呈正相关趋势,复古风格与经济兴盛程度呈负相关趋势,经典风格与经济萧条程度呈正相关趋势,航天科技的发展对未来风格及军事科技对经典风格具促进作用,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服装流行风格具平均化作用。政治背景的变化对经典风格、装饰风格的流行强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复古风格;经济背景的变化对复古风格的影响强度最大,其次为经典风格,再次为装饰风格、都市风格;科技背景中,生物科技与信息科技的突破对服装风格的影响不显著;文化背景对与之相对应的服装流行风格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本文对服装流行趋势预测工作者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对服装流行趋势的宏观预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星.服装流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51. ZHANG Xing. Fashion Science[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14:51.

[2]吴晓菁.服装流行趋势调查与预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23. WU Xiaojing.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ing for Fashion[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15:23.

[3]沈雷.服装流行预测教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27-34. SHEN Lei. Fashion Trend Prediction Course[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3:27-34.

[4]时嘉.女性主义对20世纪女性职业化着装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9-22. SHI Jia. The Theory of Feminism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Women’s Professional Style in the 20th Century[D]. Wuha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2015:9-22.

[5]谢倩,姜晓文.社会背景下女装消费心理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4(5):91-93. XIE Qian, JIANG Xiaowen. The study of female consumption psycholog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arts[J]. Melliand China,2014(5):91-93.

[6]曹霄洁.基于时尚知识管理的服装概念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67-82. CAO Xiaojie. Research of Fashion Conceptual Design Method Based on Fashion Knowledge Management[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2013:67-82.

[7]张立宁.服装款式系统的风格量化和款式数据序设计与实现[D].上海:东华大学,2006:23-27. ZHANG Lining.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Style Quantization and Pattern Database of Garment Pattern System[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2006:23-27.

[8]丽塔·佩拉.流行预测[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5-30. PEMA Rita. Fashion Forecasting[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00:15-30.

[9]刘晓刚.品牌服装设汁[M].3版.上海:东华人学出版社,2011:30-44. LIU Xiaogang. Branded Apparel Design[M]. 3rd Edi.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1:30-44.

[10]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6-57. BIAN Xiangyang. Judgment of Fashion Art[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6:26-57.

[11]陈彬.时装设计风格[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8. CHEN Bin. Styles of Fashion Designing[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9:8.

[12]杰奎琳·麦克阿瑟.服装设计元素:造型与风格[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64-65. MCASSEY Jacqueline. Fashion Design Elements: Shape and Style[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13:64-65.

[13]冯利,刘晓刚.服装风格的量化方法初探[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1):58. FENG Li, LIU Xiaogang. Method of measure costume style[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2004,30(1):58.

[14]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45-176. AKIRA Iriye. War and Peace in 20th Century[M]. Beijing: World Knowledge Press,2005:45-176.

[15]唐可欣,魏玮.西方经济学周期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纵横,2010(12):126-128. TANG Kexin, WEI Wei. Study on western economic cycle progression and prospects[J]. Economic Review,2010(12):126-128.

[16]李智瑛.西方现代设计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42-149. LI Zhiying. Western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M].Tianjin: Tianjin People’s Arts Press,2013:42-149.

[17]卫东风,曹建宁.解读新现代主义服装流派特征[J].艺术研究,2009(4):7. WEI Dongfeng, CAO Jiann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modernism costume genre features[J]. Art Research,2009(4):7.

[18]李志榕.全方位设计:和谐社会的需求[J].装饰,2006(8):10. LI Zhirong. Universal design: the demand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J]. ZHUANGSHI,2006(8):10.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background and fashion style

XING Xue, GU Wen, WANG Kai, LIU Xiaogang

(Fashion and Design College,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51, China)

Abstract:Social background, as a recessive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fashion style of garment, has an orientational effect on fashion style of garment.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summarize fashion styles of garment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s, different economic situations, differ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ackgrounds,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he strength o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on garment style with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method based on historical compariso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fashion style of garment by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fashion trend predictio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political background has a huge impact on classical style and decorative style, economic background has a huge impact on retro style in a negative way,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technology have a prominent impact on the popularity of gar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s a direct orientational effect on fashion style of garment.

Key words:social background; fashion style; historical data; correlation analysis; quantitative study

DOI:10.3969/j.issn.1001-7003.2017.06.009

收稿日期:2016-07-22;

修回日期:2017-04-29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项目(ZX201311000031)

作者简介:幸雪(1990—),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流行趋势。通信作者:顾雯,讲师,guwen1983615@163.com。

中图分类号:TS94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003(2017)06-0049-07 引用页码: 0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