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杨栋.“四个自信”视域下抗疫精神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1,45-46(社科六):661-669.
 YANG Dong.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anti epidemic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confidence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1,45-46(社科六):661-669.
点击复制

“四个自信”视域下抗疫精神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45-46卷
期数:
2021年社科第六期
页码:
661-669
栏目:
出版日期:
2022-01-18

文章信息/Info

Titl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anti epidemic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confidences"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21) 12-0661-09
作者:
杨栋
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70
Author(s):
YANG Dong
School of Marxism, 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anzhou 730070, China
关键词:
四个自信抗疫精神抗疫行动基本特征时代价值
分类号:
D64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就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凝聚、中国社会制度优势的写照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积淀,具有思想内核的人民性、实践品质的先进性、具体内涵的民族性、价值视角的时代性等鲜明特征。弘扬抗疫精神,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凝练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实践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002).
[2] 邹德文,李静.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21(1):21-26.
[3] 陶倩,曾琰.弘扬抗疫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30-32.
[4] 李亮亮.抗疫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构建与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4):50-55.
[5] 冯刚,朱宏强.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113-117.
[6] 陈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及其实践的伟大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8):53-58.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7.
[9] 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1.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汪佳佳.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自信的发生学逻辑[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0,43-44(社科六):631.
 WANG Jiajia.The occurrence logic of Chinese mainstream ideological confidence[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0,43-44(社科六):631.
[2]张玲,杨雪娜.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逻辑[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2,47-48(社科二):252.
 ZHANG Ling,YANG Xuena.The triple logic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combating the COVID 19 epidemic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22,47-48(社科六):25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03-21
网络出版日期:2021-07-29
基金项目:甘肃政法大学科研重点项目(GZF2018XZDLW09);甘肃政法大学教改项目(GZJGSZ2020-A01)2020年甘肃政法大学教改项目(GZJGSZ2020-A01);2021年甘肃政法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GZSZ2021-01);2021年甘肃省青少年发展研究专项课题(GSQNZX-202104004)
作者简介:杨栋(1983-),男,甘肃陇南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近代中国历史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