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江银枝,高丽萍,贾彦荣.LBL+TBL+PBL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1-42(社科5):585-590.
 JIANG Yinzhi,GAO Liping,JIA Yanrong.Application of LBL+TBL+PBL teaching method in Analytical Chemistry[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9,41-42(社科5):585-590.
点击复制

LBL+TBL+PBL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41-42卷
期数:
2019年社科5期
页码:
585-590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09-3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Application of LBL+TBL+PBL teaching method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19) 10058506
作者:
江银枝高丽萍贾彦荣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杭州 310018
Author(s):
JIANG Yinzhi GAO Liping JIA Yanrong
School of Science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基于团队的教学法基于授课的教学法分析化学学习效率
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推行基于授课(LBL)+基于团队(TBL)+基于解决问题(PBL)的复合教学法。对该课程基本概念和数据处理等内容采用LBL教学,对于滴定分析法和吸光法等内容进行TBL+PBL教学。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课前给出相关科学问题和学习大纲,各小组进行自主学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讨论、学习、总结并进行章节考核。由教师、助教和学生组成考核队伍,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通过两轮教学实践,发现采用LBL+TBL+PBL复合教学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平均成绩、高分率和及格率,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这种混合教学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怀侠,王升富,张修华,等.现代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8,33(12):8-11.
[2]魏丹毅,谢洪珍,胡宇芳.基于能力培养的分析化学过程考核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40(6):104-108.
[3]李敏晶,于晓彩,何洁,等.英才班《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6):70-71.
[4]Witt P W F.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J].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review, 1954, 2(4):291-298.
[5]于述伟,王玉孝. 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 100-102.
[6]李晓丹,张少林. PBL: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4, 27(1): 88-90.
[7]吴刚. 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述评[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4): 3-7.
[8]曹净植. PBL与TBL两种教学模式之比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0(5): 88-89.
[9]马少华,应志国. PBL、TBL、CBE三种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10): 109-110.
10]朱肖菊, 王晓杰, 朱朝辉. PBL与TBL教学法的比较及其利弊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7): 191191.
[11]张楚延.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 72-75.
[12]师亚莉. 基于小组的学习(TBL)教育方法研究[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z1): 24-26.
[13]胡兆华, 艾文兵, 简道林.T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其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05-106.
[14]Michaelsen L K, Bauman K A, Fink L D. Teambased learning: 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 TeamBased Learning: 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Praeger, 2002:287-289.
[15]张小凡, 周伟丽. PBL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2): 174-176.
[16]闫飞. 小议大学化学循环式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构建[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10): 311-313.
[17]蔡少君, 彭湘红, 赵东. PBL+TBL教学模式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中的应用[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6(1): 55-57.
[18]冯亚青,杨光.理工融合: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9):16-20.
[19]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7.
[20]张凤宝.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刍论:天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7):8-12.
[21]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3):22-35.
[22]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6-09
网络出版日期:2019-04-10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kg201703)
作者简介:江银枝(1973-),女,湖北鄂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化学合成与分析、化学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