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单宝顺.从信息量原则看无定话题的入句限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6,35-36(社科3):266-272.
 SHAN Baoshun.On the Restriction of Non identification Topic  From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Quantity[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6,35-36(社科3):266-272.
点击复制

从信息量原则看无定话题的入句限制()
分享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ISSN:1673-3851/CN:33-1338/TS]

卷:
第35-36卷
期数:
2016年社科3期
页码:
266-272
栏目:
出版日期:
2016-06-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On the Restriction of Non identification Topic  From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Quantity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16) 03-0266-07
作者:
单宝顺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杭州 310018
Author(s):
SHAN Baoshun
School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
有定无定描述句非描述句
分类号:
H14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章从探讨汉语名词性成分的“有定性”和“无定性”入手,论述“有定”和“无定”与信息量、语境之间的关系,讨论“有定”“无定”的确定因素及无定话题的入句限制等问题。文章认为,句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描述句”和“非描述句”,这两种句子类型的差异主要是所具有的不同层级的语境的差异。由于语境不同,表达的信息量不同,所以两种句子对话题有定性的要求也不同。而信息量的多少,和所提供信息的数量有关,也和所提供信息的质量有关。文章试图从此入手,探讨无定话题的入句限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1987(2):81-92.
[2] 高顺全.试论汉语通指的表达方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14-21.
[3] 高顺全.有关“定指”的几个问题[J].武陵学刊,1995(2):81-83,97.
[4] 刘顺.现代汉语通指的指称地位和分布位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26-30.
[5]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7.
[6] 范继淹.无定NP主语句[J].中国语文,1985(5):321-328.
[7] 黄南松.论部分宾语的有定性[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9(3):35-39.
[8] 朱晓农.语法研究中的假设—演绎法:从主语有定无定谈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4):59-66.
[9] 沈园.汉语中另一种“无定”主语[C]//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0-223.
[10] 陶红印,张伯江.无定式把字句在近、现代汉语中的地位问题及其理论意义[J].中国语文,2000(5):433-48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 2016-02-01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20914);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5JC072)
作者简介: 单宝顺(1981-),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06-21